新闻详情

三增之下的外贸形势透视

日期:2025-05-01 15:47
浏览次数:1200
摘要:

三增之下的外贸形势透视
今年的**经济面临多事之秋,多个国家自主增长动力不足,美欧债务危机持续升级,对我国外贸形势产生了较大影响。特别是近期以来,人民币升值增速、部分出口产品价格增高、对外贸易摩擦增多的三增趋势呈现。如何正确应对国内外经济形势,使外贸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人民币升值增速
对策与反思并生
【新闻背景】自2005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累计升值已达29%。而在美国持续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以及美欧债务危机持续发酵的背景下,人民币升值的海外压力将继续长期存在。
【**解读】商务部财务司处长袁晓明:一般来说,进口商交付货款与下订单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人民币升值速度越快,出口企业收款时面临的汇兑损失就越大。去年,我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只有1.47%。人民币升值,将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增加中小企业速效成本,从而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专家支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人民币升值不是洪水猛兽,但确实会对出口企业和相关产业造成一定的冲击。不过,企业可以通过扩大原材料来源、在期货市场提前锁定原料价格、灵活掌握调价时间点等手段控制汇兑风险。还有一些企业通过结算货币多样化,有效避免了损失。
同时,人民币升值可以对转变发展方式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使企业更加重视国内市场,并加速进行产业升级和结构转型,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痛苦,但可以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
部分出口产品价格增高
挑战与机遇并存
【新闻背景】根据商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7月,国内进出口20225.5亿美元,其中,出口10493.8亿美元,增长23.4%;进口9731.7亿美元,增长26.9%。外贸顺差762.1亿美元,下降8.7%。近3个月以来,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呈现出口价增量减的现象。
【**解读】商务部副部长蒋耀平:产品出口价增量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高和出口企业议价能力的增强。当然,推动出口商品价格增长的因素比较多,尤其是今年以来,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成本要素增长较快,以价格、数量等因素考察外贸质量效益还要区分具体的行业和产品。
【专家支招】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当前,发达国家债务危机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挑战日益增加。我国外贸发展面临外需不振、成本集中上升、国际竞争加剧等多重压力。在这种背景下,加强**意识、提高外贸商品的质量效益以及**能力,才是推动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贸易摩擦增多
维权与转型并举
【新闻背景】2010年,我国遭遇贸易摩擦64起,涉案金额约70亿美元,成为贸易摩擦*大受害国。**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出口总量不到全球的10%,但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都与中国有关。除了欧美国家反倾销调查外,来自阿根廷、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也悄然登场。贸易摩擦已经呈现出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低附加值产品向**产品蔓延的趋势。
【**解读】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中国部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同质性趋强,竞争面扩大,也会产生贸易摩擦。总体来看,中国已不可避免地进入国际经济摩擦时代。
【专家支招】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经济与发展研究部部长姜跃春:面对贸易摩擦,企业需要有积极应对的招数。首先就是坚决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积极进行应诉。其次是加快产品升级转型、拓展多元市场,由低成本、低价位、低技术的出口模式,转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发展路径。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走出去在外设厂等方式规避贸易摩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