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洋机构抢滩中国食品检测市场

日期:2025-05-01 14:27
浏览次数:1285
摘要:

洋机构抢滩中国食品检测市场。食品**事件频发,使中国正成为国外食品**检测商业机构的黄金市场。在第六届食品**国际论坛暨中美食品**联合研究中心2011年年会上,美国前任农业部副部长约瑟夫·博士建议,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食品**第三方检测机构,而且中国应该更**地研究食品**事件所带来的经济成本问题。
首先解决添加剂检测问题
约瑟夫·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中美食品**联合研究中心顾问。他说,食品**问题在发达国家也尚未找到**解决手段,但在很多国家和地区,主要的食品**问题来自于**和微生物感染,而在中国食品**问题大多数是人为添加导致的,尤其是非添加剂类的化学品违禁加入食品,导致中国的食品在市场上的信誉度降低。而这样的食品**现状需要更可靠的检测。这使中国正成为国外食品**检测商业机构的黄金市场
约瑟夫·博士认为,在中国*需要区分的是,真正的食品添加剂使用过量和使用非法的食物添加剂,对此,教育机构和媒体都有很大的责任向消费者提供正确信息。郑博士说:现在已经有不少国外知名食品监测机构争相进入中国市场,比如欧洲的EKO-LAB、美国的食品检测商业机构,这也意味着,中国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食品检测能力,占领这一市场,当然,*重要的是要加快建立自己的食品检测机构的信誉度。
他建议,中国有众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应该分工合作,鼓励更多的学者加入这项工作,解决各类化学添加物质的快速检测问题。同时应当建立一个**性的信息中心,及时澄清网络上那些关于食品**的不科学的信息传播。从长期来看,中国还应该建立一些高质量的研究中心,从化学、微生物、基因组学、行为科学等方面联合进行食品**研究。
食品信任危机带来出口困境
博士说,近年来中国食品企业已经开始加强对质量的监控,但是重要的是中国的产品要有更稳定的质量,而不是关注一下就好一点,不关注就又下降了;或者是**批产品质量*好,随之则质量和价格一起下降,*终不得不用量来弥补价格下降带来的利润下降。约瑟夫·郑说: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生命力注定不会长久,而且很难树立**效应。现在美国FDA对中国食品的监测要远远严格于对别的国家的食品,对中国食品的检测数量是其他国家食品检测数量的三倍。而且按照美国的规定,那些检测费用都必须由当地的进口企业支付,这势必会影响中国食品出口到美国的价格。对中国食品的信任危机一旦无法解决,将会给中国的食品出口企业带来贸易上的困境。
博士称,他希望能够找到关于中国食品**事件对经济造成影响的**数据,但每次都只能找到个别企业的数据。他建议,经济研究机构应该把食品**问题带来的出口困境也纳入成本考核,并对食品**问题带来的经济影响进行更**的成本评估,希望以此促进公众和主管部门对食品**问题的重视。
本届大会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以及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主办,来自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等国家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
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蔡威参加开幕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