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检测认证机构该如何应对质量事件

日期:2025-05-01 12:00
浏览次数:1179
摘要:

检测认证机构该如何应对质量事件。近年来,我国质量事件的发生不仅刺痛了公众的神经,更拷问着我国质量**的诚信。作为从厂门到**的中间环节,检测认证机构也承受着****的压力。
但是,每一次事件发生后,我们都能看到一些检测认证机构在应对和处理过程中脱颖而出,他们的快速反应和市场策略,无疑成为反思质量事件发生的*佳教材。所以,如果站在市场竞争的角度分析,对这些危机事件的应急处理也给这些机构带来了****的机遇。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使SGS通标公司**时间进入国家认可的可检测三聚氰胺的检测机构名单。当其他检测机构正忙于开发三聚氰胺测试方法的时候,该公司表示在一年前已经为客户开展了三聚氰胺的含量检测。他们抢占先机的秘诀在于,早在2007年美国宠物饲料事件时,他们就已经开始了三聚氰胺检测研究,仅在中国区,SGS就有多达50名研究人员,当时就已经开发出涉及各类含蛋白质食品及饲料的三聚氰胺检测项目。此战一毕,SGS声名大噪。
同样,今年日本核辐射发生后,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已要求针对来自日本或其周边国家的货物执行更严格的入境**检查或实验室检测,以检测货物放射性水平。货物一旦被检测出含有核辐射物质,将面临被退回风险,这不仅将延误商品进入市场时间,还会造成浪费运输成本及丢失商业机会的后果。为此,SGS在**时间推出了针对日本的核泄漏危机的核辐射残留物检测服务,在*终的货物随机抽查中或者在货物取样检验时都可以进行核辐射检测。及时的服务和配套的检测使得SGS又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反观这些机构近年来取得的成功,可以说,未雨绸缪是其特点之一,这是典型的服务能力纵深拓展的结果。在服务能力的开发上,他们鼓励产品研发人员保持对市场的高度敏感,并沿着供应链的纵深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服务能力。例如在宠物饲料里面发现三聚氰胺成分,SGS就要求科研人员研究其他食品中如何检测三聚氰胺,以及如何防范。正是这样的思路,让他们在中国建立起行业内*广泛的服务能力范围。
光伏产业无疑是近些年检测认证机构眼中的新宠。从美国UL将全球*大的光伏检测实验室建立在中国之日起,光伏产业的发展就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然而,面对光伏产业链的极端不均衡、原材料价格上涨、国外市场萎缩等重重危机,各大认证机构却并没有止步于此,反而加快了前进的脚步。UL更是宣布对江苏这一实验室进行扩建,规模超前。
近期,TüV南德意志集团推出了光伏电站认证,光伏产品出口前验货、测试服务,旨在顺应市场趋势,帮助企业通过一站式的测试,认证服务更快的通过全球市场的考验。2010年对于全球的光伏市场而言是蓬勃发展的一年,比起 2009年世界光伏市场新增安装量7.3吉瓦相比,2010年新增安装量估计应该在17吉瓦左右,比2009年增长翻番。TüV南德意志集团也顺应趋势,为制造商和进口商提供更快速的检验、测试和认证服务,使他们能够在全球市场灵活地应对各种问题。
纵观检测认证机构在这场阳光战役中的表现,可谓兵贵神速、各有奇招。在光伏产业利好局面初显端倪之际,他们就开始从政策、标准、硬件、市场等领域积极探索,果断应对,一旦市场需求开始并上涨,他们的检测认证无疑是光伏产品走向市场的*有力的证明,此时,光伏的阳光理所当然地照进了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