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详情
依靠科技进步保障食品**的对策
日期:2025-05-01 08:40
浏览次数:1673
摘要:
依靠科技进步保障食品**的对策。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关系全民族的健康素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近些年来,我国食品**形势平稳向好,但由于食品产业发展方式相对粗放、发展水平相对较低、食品监管相对薄弱,特别是存在科技瓶颈制约,食品**总体上仍处于矛盾凸显期和风险高发期,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不相适应。从根本上解决食品**问题,提高食品**保障水平,需要转变食品产业发展方式,强化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需要完善食品**监管机制,形成全社会理解支持参与食品**工作的良好氛围;需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当前,尤其要重视发挥科技的支撑和先导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推动食品**监管手段**和食品产业转型升级。
食品**存在的问题及风险
食品源头污染较为严重。近年来,我国农业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目前每年有20多万吨、1000多种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施用于农作物,特别是使用违禁**、过量用药和不遵守用药**期规定,频频造成食品源头污染并引发食源性危害。长三角地区土壤中除了常见的农药污染外,更突出的是工业“三废”和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持久性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同时,由于江海湖泊水环境质量下降,部分湖泊藻类污染及富营养化程度严重,水体中的各种有毒有害物质也极易污染农、畜和水产品,造成食品污染的因素复杂化。
食品产业集中度和现代化程度偏低。有关研究显示,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呈现“一长两多三低”的显著特点。“一长”是指食品产业链条比较长,从种植、养殖、加工、初加工、深加工、运输、储存到销售、餐饮消费,有很多环节且比较分散,导致食品企业数量多、食品**薄弱环节多,但产业集中度低、工业化程度低、科技自主**能力低。据统计,目前国内40多万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中,规模以上企业仅有3.8万家,比例不足一成;80%以上食品加工企业是10人以下的小企业或家庭作坊,不仅规模小,而且大多数设施简陋、工艺落后、内部管理和技术**水平低,难以有效保障食品质量**。
食品**监管面临的科技瓶颈
食品**标准不完善。食品**标准是为了确保食品**,以科学的风险分析研究和评估为支撑,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的各种因素和各个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目前我国食品**标准制定工作滞后,不少品种没有质量标准或标准偏低,有的食品标准已多年没有修订、项目指标陈旧落后。如我国农药残留限量指标只有800多项,而国际食品法典有3300多项,欧盟有14.5万项;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目前大多数仍没有统一规范的质量标准,重点监测的47种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25种还没有检测方法。我国现行的食品**标准包括食用农产品质量**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等,但至今没有统一、完整的食品**国家标准,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的现象比较突出。
食品检验检测水平不高。检验检测是企业对食品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也是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实施监控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针对食品污染物的关键检测技术和设备落后,对化学性和生物性危害的危险性评估技术未广泛采用,食品**风险监测和评估制度亟待完善。各级农业、卫生、质监、食品药品监管、海洋渔业、检验检疫等部门尽管都有食品检验监测机构,部分高校、科研院所也设有检验机构或实验室,但由于检验检测资源分散,无法集中力量加强建设和进行技术攻关,普遍存在经费投入少、设备老化、技术人员缺乏、检验能力不足等问题。
保障食品**,必须依靠科学进步与**,加大对食品**关键检测、监测和控制技术的攻关力度,加快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科技支撑体系,积极推进食品**风险评估科学化、食品**标准体系规范化、食品**检测技术标准化、食品**监控体系网络化,努力实现食品**工作从“被动应付型”向“主动保障型”的转变。
提高食品产业发展水平。保障食品**,从根本上要靠转变食品产业发展方式、推动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应按照上等、高产、高效、生态、**的要求,依靠高科技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制定食品工业发展规划,明确食品工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进一步*化产业布局,加快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食品工业结构调整和*化升级。鼓励引导食品企业落实良好生产规范(GM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等**食品**管理制度,推行新标准、新技术、新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食品**控制关键岗位责任制。加强企业食品**师培训和认证工作,大型食品企业应内设食品**监控机构,并做到专人负责、持证上岗,确保各项食品**措施落实到位。依靠科技手段,积极培育食品加工配送中心、生鲜处理中心、中央厨房等,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现代商业业态,鼓励具备集散功能的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场所升级改造,引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逐步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场所,不断提高食品产业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