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PM2.5监测站点采用进口仪器和国产仪器
不过,在记者参观的广东省属多个监测站点中,进口仪器都占据主导地位,国产仪器难觅身影。对此,该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因为省里许多成熟的站点都早已开展了多年的PM2.5研究性监测,采用的仪器都是之前的,那时国产仪器还没有那么多。而在一些后来增加的站点中,国产仪器会相对多些。
事实上,虽然《PM2.5监测设备选购及使用指导意见》未出台,但从广东省监测人员已经掌握的国家首批PM2.5监测仪器认证的名单上,就有6种产品,国产与进口仪器各有三种。“这个名录之后还会继续增加,但可以看出国家在设备选择的导向上,并没有偏向进口或者国产的产品。”
而对于进口产品更适应浓度低地区的说法,该负责人表示目前还没有研究数据支撑这个观点,仪器厂商也会对不同地区的特点对仪器进行相应的改进。在设备的性能上,特别是监测的长期稳定性上,仪器都需要通过国家指标的考核。
对于振荡天平法与标准法可能造成的差异,记者了解到,广东省目前率先开展监测中,通过在振荡天平法上使用加膜补偿测量(称为FDMS)等方法,基本可以接近标准法的测量结果,满足等效要求,这种补偿的方法也在英美常用。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也表示,“在国内先行公布的珠三角监测点都是采用美国EPA的标准,严于国家现行的质量保障和质量控制的体系。”
据了解,目前广东PM2.5监测设备的采购都要通过招标进行,“就是厂家看到邀约后都可以参与竞标,评标的专家是随机抽取的,*后的中标结果并不由购买方决定,而是取决于专家意见,这**了无论国产或者进口的**都在相对公平的环境下进行竞争。”
而该负责人更透露,今年中央PM2.5监测设备的采购补贴尚未下达到省,但从目前的意向看,由于珠三角通过地方财力目前已经布局了62个点,补贴将会主要投入到经济条件较差、监测能力更薄弱的粤东西北地区,目前这些地方也开始着手PM2.5监测仪器选型等准备工作。而全省现有97个国控监测点,如果全部配套建设PM2.5等“新国标”指标的监测能力,估计需要投入1亿元。
希望PM2.5监测能够**监测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同时各地区也要做好环境监测措施,于检测结果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