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分光光度計的具體應用
紫外分光光度計的具體應用
1852年,比爾(Beer)參考了布給爾(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發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層厚度相等時,顏色的強度與呈色溶液的濃度成比例,從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論基礎,這就是有名的朗伯比爾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將此理論應用於定量分析化學領域,並且設計了**台比色計。到1918年,美國國家標準局製成了**台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此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經不斷改進,又出現自動記錄、自動打印、數字顯示、微機控製等各種類型的儀器,使光度法的靈敏度和**度也不斷 提高,其應用範圍也不斷擴大。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從問世以來,在應用方麵有了很大的發展,尤其是在相關學科發展的基礎上,促使分光光度計儀器的不斷**,功能更加齊全,使得光度法的應用更拓寬了範圍。
檢定物質
根據吸收光譜圖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彆是*大吸收波長雖ax和摩爾吸收係數是檢定物質的常用物理參數。這在**分析上就有著很廣泛的應用。在國內外的藥典中,已將眾多的**紫外吸收光譜的*大吸收波長和吸收係數載入其中,為**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與標準物及標準圖譜對照
將分析樣品和標準樣品以相同濃度配製在同一溶劑中,在同一條件下分彆測定紫外可見吸收光譜。若兩者是同一物質,則兩者的光譜圖應完全一致。如果冇有標樣,也可以和現成的標 準譜圖對照進行比較。這種方法要求儀器**,精密度高,且測定條件要相同。
比較*大吸收波長吸收係數的一致性
純度檢驗
推測化合物的分子結構。
氫鍵強度的測定
實驗證明,不同的極性溶劑產生氫鍵的強度也不同,這可以利用紫外光譜來判斷化合物在不 同溶劑中氫鍵強度,以確定選擇哪一種溶劑。
絡合物組成及穩定常數的測定
反應動力學研究
在有機分析中的應用。有機分析是一門研究有機化合物的分離、鑒彆及組成結構測定的科學,它是在有機化學和分析化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綜合性學科。
UV-2100PC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754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2800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