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十年內中國或成*大醫藥市場

日期:2025-05-06 08:08
瀏覽次數:1666
摘要:

過去一年中國醫藥市場的強勁增長勢頭讓全**震驚,十年內中國或成*大醫藥市場。

IMS日前公布的2010年醫藥市場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以21.9%的增長率位列**各國藥品市場增速之首,遠遠高出**藥品市場4.2%的總體增長率。據IMS預測,2010年至2015年,中國醫藥市場仍將維持高達20.1%的複合增長率,2016年中國將超過日本躍居****大醫藥市場。

419日在廣州舉行的題為走出**——進入美國市場的成功戰略的經理人研討會上,美國研究機構ChinaBio公布的研究數據甚至指出,中國有可能在2020年就超越美國,登上***大醫藥市場的寶座。

這不是空穴來風。正如天使投資集團總裁和聯合*始人、ChinaBioRLLC總裁兼*始人高睿格在會上所言:“2010年中國醫藥產業實現了巨大的飛躍。無論從資本還是技術**看,中國醫藥產業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

2010年熱錢眷顧

隨著新醫改的啟動,中國的醫療健康市場被投資者看好,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關注中國醫療健康產業領域的投資機會。

ChinaBio在會上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風險投資案例有58宗,比2009年的44宗多出32%;風險投資金額也**突破10億美元大關,*下10.13億美元的曆史新高。從細分行業看,製藥行業占據了主要地位,占風投總額的63%,醫療服務業和醫療器械則相對較少。

醫藥行業已經成為風險投資關注的重點。中國醫保商會綜合部主任許銘表示,新醫改的擴容,十二五的政策傾斜等,都為醫藥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投資者都看到了這個行業的高增長性。

在過去的2010年,醫藥行業還上演了轟轟烈烈的上市熱潮。根據ChinaBio的統計數據,2010年醫藥行業完成的IPO數量為33宗,是200915宗的2倍;融資將近60億美元,比2009年的39.95億美元增長了48%。無論從IPO數量還是融資金額看,*多的還是製藥行業,占到了79%;醫療器械行業次之,醫療服務行業*少。

此外,醫藥行業並購整合的步伐也在大大加快。根據ChinaBio的統計,2010年,發生在中國醫療健康行業的並購案例數量為64起,比2009年的23起增長了近2倍。並購交易金額超過34億美元,相比於2009年的4400萬美元,增長超過7倍。同時,平均交易金額達到7000萬美元。毫無疑問,製藥行業仍是並購的主力軍,其並購金額占比高達81%

上述數據表明,無論從投資案例數還是投資金額來看,醫藥行業的資本都表現非常活躍。尤其是生物醫藥行業,位列2010年*熱門投資行業的前**。

一方麵,金融危機以來,國家從4萬億投資刺激經濟增長,到2009年和2010年的天量信貸,社會上積聚了大量的資金;另一方麵,煤礦行業和房地產行業調控,都有可能引導其中的部分資金或者原本準備投資到這些領域的資金流向發生轉移,轉投到醫藥行業。這也是這一兩年為什麼醫藥行業的PE和並購大量湧現的主要原因之一。有股權投資業內人士指出。

一季度小憩

該股權投資業內人士還指出,不管是PE/VC投資增加,還是IPO數量增加,都說明了市場對醫藥行業的認同程度很高。醫藥行業本身是朝陽行業,成長性很好,具有投資價值。

大量資金進入醫藥行業對行業發展的推動作用是顯著的,大量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急需的資金,增加研發投入,購買新設備和人才培養方麵能夠得到加強,加快新產品的研發進程,將給市場帶來爆發式的增長。當然,隨著行業整體估值的提高,泡沫的產生或許也是不可避免的。該股權投資業內人士坦言。

不過,根據ChinaVenture近期發布《2011年**季度中國*業投資市場統計分析報告》,今年一季度,醫療健康領域的PE投資的案例數和投資金額占比分彆為5%1%,排名均靠後。VC投資數量和金額所占比例分彆為4%2%。可以說,去年投資領域非常活躍的生物醫藥行業在今年一季度進入了小憩行情,從投資案例數和金額來看,生物醫藥已悄然退出了前**的位置。

但這並不意味著醫藥行業缺乏資本。從來都是資本追逐項目,而不是項目追逐資本。資本並不是**位的,我們的醫藥行業缺少的是好的產品與技術。目前國內好的產品與好的項目都還不多。許銘指出。

去年資本積極湧入生物醫藥行業,經過一輪爭搶,暫時出現回調也是正常的。一旦有好的項目出現,資本仍然會追隨進來,醫藥板塊仍是未來資本追逐的熱點。另外,一季度流動性繼續收緊,資金麵比去年緊張,也有可能導致投資的下降。前述股權投資業內人士亦向記者表示。

新藥助力產業高進

儘管近年來藥企紛紛追逐普藥市場,但高技術、高投入、長周期的新藥並未失寵,技術**始終未被放棄。相反,不斷突破的技術**,不斷研發的生物醫藥等新藥項目是吸引資本的強大磁力。

在中國,新分子實體的增長越來越快。2009年新分子實體比2000年增長了20倍,複合年均增長率達到45%,單是2008年就比2007年增長了58%高睿格在會上表示。

ChinaBio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目前已獲批的新分子實體(NME)已達3199種。從地域分布來看,新分子實體數量*多的是上海,共719種,占到國內總量的22%。北京的新分子實體數為615種,占國內總量的20%,居國內**。其中,北京擁有國內*多的生物製品。上海和北京這兩個城市的新分子實體數將近國內的一半。

據統計,在新分子實體中,抗腫瘤***多,占到了44%;其次是傳染病**,占17%;第三是***和代謝類**,占8%;心血管病**、**和抗過敏**分彆占7%,神經**類**則占6%

ChinaBio披露的統計數據還顯示,從2004年至2010年,中國有181種新藥獲SFDA批準臨床;28種新藥上市,其中有11種新分子實體(NME);131種新藥進入臨床流通;此外,還有200種以上的新藥正處於臨床前的開發。

 新藥是推動整個產業高速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國的新藥這塊目前還在起步階段,但未來510年將可能迎來新藥的小高峰,也將帶來產業的整體高速發展。出席會議的東陽光藥業研究院副院長陳燕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