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乳業國標的南北戰爭

日期:2025-05-06 17:47
瀏覽次數:1719
摘要:

乳業國標的南北戰爭

615日福建舉辦的"南方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素有"乳業大炮"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稱中國乳業行業標準被"個彆大企業綁架,是全球*差標準".中國奶協亦在此間呼籲國家應給予政策及經濟扶持,恢複巴氏鮮奶主導市場的地位。此言一出,立即引發南方和北方乳業間的隆隆炮戰。

王丁棉所指的"個彆大企業"為蒙牛、伊利。"乳業國標*早做初稿時,蒙牛製訂巴氏奶標準,伊利製訂超高**奶標準,光明製訂的是酸奶標準,這對國家標準的影響肯定是存在的".622日,曾參與乳業國標製訂的西部乳業發展協作會執行副會長魏榮祿向本報記者透露。

而蒙牛、伊利官方均表示王丁棉的指責"純粹是炒作","不對此作出回應".

但在兩大企業中,有內部人士向記者表示,"所謂兩大企業綁架了衛生部和乳品工業協會,聽起來讓人難以置信,這次針對國標的質疑的核心其實是巴氏奶和常溫奶之爭,南方的巴氏奶企業打不過北方的常溫奶企業,才出現這樣的質疑".

"部分生產巴氏奶的企業或代言人,要求政府替消費者做決定,是偏頗的,也是不可取的。" 中國乳品工業協會專家陳渝評價說。

有無"綁架"?

王丁棉質疑的核心,是新國標將菌落總數從每毫升50萬下調至200萬、生乳每100克蛋白質含量從2.95克下調到2.8克。他將已執行一年多的乳業國標稱為"全球*差的牛奶標準",甚至言辭激烈地稱其為"**乳業之恥",並說這是標準被大企業利益挾持的結果。

乳品**國家標準於2009326日由衛生部批準公布,61日開始實施。這一標準剛一公布即遭到質疑,業內認為此前的國標已和國際標準有很大差距,新國標不進反退,"倒退了25".

"綁架我不敢說,影響肯定是存在的。我們拿到初稿時,看到蒙牛製定的是巴氏奶標準,伊利製定的是超高溫**奶標準,光明製定的是酸奶標準。"魏榮祿回憶說。

魏榮祿表示,多年來國家用的是蛋白質含量為2.95克、**總數50萬的標準,降低標準,他們可以到處搶奶,"現在的標準都不是真正的乳業專家製定的".

不過, 農業大學教授、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係**科學家李勝利認為,標準是衛生部牽頭、各政府部門參與製定,行業、專家提出建議,"說企業綁架標準則是危言聳聽".

國標高低

李勝利告訴記者,國家標準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背景下製定的,可能趕不上現在的生產發展要求,但是在2008-2009年時是比較符合乳業情況,"國家標準是一個門檻,是能讓大多數農民能進來".

北方農戶散養奶牛與南方規模化養殖存在很大差距。比如奶牛養殖大省黑龍江的肇東、安達市、哈爾濱,不少農民一家養殖奶牛在幾頭到十幾頭不等,養殖的原料多是玉米原料,甚至玉米秸稈作為原料的比重也很大,這使得牛奶蛋白質含量要相對低。如果按照每100克牛奶蛋白質含量2.95克的要求,會存在困難。

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王黎明6月初在一次會議上透露,國內奶源基地建設上,100頭以上的集中飼養所占的比重約為20%-30%.因此,國內奶源,農戶小規模散養還是占主要成分。

"經過這幾年國內牛奶質量整體在提升,規模化養殖也在改觀,牛奶質量都好於國家指標,而且現在企業的標準都高於國家標準。國家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會做出調整。"李勝利說。

"國家標準規定蛋白質*低含量為2.8,我們初乳平均數量可以達到3.0"中國乳品工業協會專家陳渝也持類似說法。

陳渝表示,南方規模化養殖,可以進口高蛋白的苜蓿草養殖,牛奶蛋白質含量就高些。而中國奶源基地主要都在北方,現在中國穩定糧食生產占據主導地位,哪有那麼多的土地種植苜蓿草,供應奶牛養殖,要求北方喂養苜蓿飼料肯定不切合實際。

南北角力

陳渝將此次風波歸為"利益之爭","部分生產巴氏奶的企業或代言人,以消費者利益代言人的身份來指責國標。"

"奶協在為巴氏奶呼籲,而這一年裡,兩大常溫奶企業中,蒙牛美譽度不好,伊利處於負麵打擊中,乳品工業協會遭遇三聚氰胺賠償基金的質疑,南方的巴氏奶生產企業可能認為抓住到了一個好機會,所以發起這次質疑。"前述兩大企業的內部人士評價說。

巴氏奶是由采用巴氏**法加工而成的鮮奶,采用72-85的低溫**,一般保質期較短,但保存了*大部分的營養和口感。

常溫奶則是通過超高溫**的牛奶,常溫下可以保存1個月以上。

目前常溫奶占據國內80%以上的市場份額,而巴氏奶市場逐漸萎縮,***不到20%.巴氏奶主要集中在南方各城市周邊。巴氏奶由於需要低溫保存,保質期隻有7天,而且運輸半徑短,需要冷鏈運輸;而常溫奶隻需常溫保存,可以跨省遠距離運輸,占有*勢。由於冷鏈保存,巴氏奶在成本上也高於常溫奶。

魏榮祿強調,**上巴氏奶是主流,95%以上是巴氏奶。而超高溫**奶破壞了95%的乳清蛋白,營養上比不上巴氏奶。常溫奶為了保持口感需要加香精、穩定劑、添加劑。而現在國家對於**高溫是多少、添加多少添加劑都冇有要求明確公示。

常溫奶還存在一個問題就是"還原奶"製成,生產這種牛奶至少經曆了兩次高溫,一季度進口11.26萬噸奶粉,其中有多少被用來做還原奶,這個企業從冇說過。

因此,在615日的"南方巴氏鮮奶發展論壇"上,冇有任何添加劑的巴氏奶被中國奶業協會大力提倡。該協會呼籲國家應對巴氏奶生產企業給予政策扶持,逐漸恢複巴氏鮮奶主導市場的地位。

不過,在李勝利看來,國內的奶源基地80%在北方,而南方又占國內人口的55%,讓企業都生產巴氏奶,這在運輸距離、冷鏈配備上則要增加更多的成本,短期內解決不了。巴氏奶生產主要還是南方企業的*勢。

魏榮祿也承認,國內巴氏奶在溫度控製上也存在不按標準進行的,也是提高了**溫度和延長**時間。

牛奶國標全球*低?

中國奶協日前召開了南方巴氏鮮奶發展論壇,素有中國乳業"大炮"之稱的廣州市奶業協會理事長王丁棉炮轟,中國乳業行業標準是全球*差標準,"是**乳業之恥"!

按照中國*新奶業**標準,蛋白質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遠低於發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而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標準卻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