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我國將投入220億元提升環境科技**能力

日期:2025-05-06 22:42
瀏覽次數:1412
摘要:

我國將投入220億元提升環境科技**能力。《規劃》指出,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等12個領域的投入,加快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及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的建設,到十二五末,初步構建起國家環境科技理論體係,建立起以總量削減和源頭控製為核心的環境綜合管理技術支撐體係及應對生態退化的全防全控科技支撐體係,研發出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環境汙染物控製與生態保護關鍵技術,形成與國家環境科技需求相適應的環境科技**能力。

加大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投入

戰略性新興產業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規劃》提出,通過水專項及其他各類科技專項、科技計劃的實施,大力開展環境保護**技術、裝備和產品的研發與推廣,引導和培育戰略性新興環保產業健康發展。

《規劃》要求依托重大專項建立產業化平台。通過實施水專項,重點突破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在線氣相色譜和色質聯用檢測儀器;研製高通量、高選擇性的現場快速檢測儀等痕量有機物檢測等儀器;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製膜技術、新型反硝化反應器、汙泥厭氧消化能源回收利用設施及設備等;研發大型臭氧發生器設備、飲用水處理用膜組件等;提高設備國產化率,降低成本,形成市場競爭能力。建立太湖、遼河流域水汙染防治技術***研發平台及流域控製單元總量減排綜合管理平台,**提升我國水環境關鍵設備裝備產業化水平、平台建設能力和對社會經濟發展的支撐能力。

在加快關鍵技術、裝備和產品的研發方麵,以垃圾處理、脫硫脫硝、土壤修複、環境監測等為重點領域,研發焚燒煙氣控製係統、滲濾液處理等垃圾處理技術,大型工業裝置除塵、煙氣脫硝等大氣汙染控製技術,重點流域和區域生態保護與修複、重金屬汙染治理與汙染土壤修複等成套技術與裝備,以及有機汙染物自動監測係統、重金屬在線監測係統等汙染源在線監檢測技術。研發和示範一批新型環保材料、藥劑和環境友好型產品。

《規劃》強調加強環境服務業支撐技術研究。以城鎮汙水和垃圾處理、煙氣脫硫脫硝、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為重點,探索和建立汙染防治設施建設和運營市場化、社會化機製與模式。大力提升環境投融資、清潔生產審核、環境監測服務、綠色產品認證評估、技術谘詢和人才培訓等環境技術服務技術水平,發展提供係統解決方案的綜合環境服務業。

加強環境科技支撐能力建設

為積極探索新時期環境保護新道路,為十二五乃至更長時間我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技支撐,《規劃》強調,十二五期間,我國將新建10個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進一步完善工程技術中心的布局,啟動國家環境保護野外觀測研究站的建設,初步建成相對完善的國家環境保護科技**平台,不斷提升環境科技基礎數據和信息獲取能力、科技成果轉化能力和環境管理決策支撐能力。

在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建設上,以服務國家環境保護決策和監督管理為宗旨,以環境保護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為主要任務,以培育*良科研團隊,提升環境基礎科研能力為目的。《規劃》指出,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實驗室以水汙染防治、大氣汙染防治、固體廢物汙染防治與化學品管理、生態保護和建設、土壤汙染防治、環境與健康、環境監管技術、核與輻射**、全球環境問題研究為建設方向。

在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上,按照今後一段時期我國環境保護技術發展需求,以環境汙染防治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研發為重點,以環境科研成果係統集成、工程化研發和產業化推廣為重要任務,服務並支撐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決策和監督管理。

在不同行業共性汙染治理關鍵技術的開發、示範和推廣應用方麵,《規劃》指出,要突破長期製約我國環境科技和環保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為製定環境保護相關技術政策、標準和指南提供技術支撐。以大氣汙染防治技術與裝備、水汙染防治技術與裝備、固體廢物汙染防治與資源化技術與裝備、土壤汙染防治技術與裝備、環境監測與事故應急技術與裝備、重金屬汙染物防治技術與裝備、環境信息技術技術與裝備作為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方向。

針對重點行業汙染問題,《規劃》指出,要加強清潔生產技術、行業汙染防治共性技術的開發、示範和推廣,為製定行業環境保護相關技術政策、標準和指南提供技術支撐。以水泥、火電、石油和化學、印染、農藥、製革毛皮、酒精釀造、造紙等重點行業的清潔生產技術、汙染防治共性技術與設備作為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方向。

另外,針對環境汙染防治專用藥劑、材料和專用儀器設備,廢物資源化利用及靜脈產業發展問題,《規劃》指出,要積極開展環保產業產品、技術與裝備的研發,為製定環保產業相關技術政策、標準和指南提供技術支撐。以環境汙染防治專用藥劑、材料、環境汙染防治專用儀器設備、工業資源循環利用、靜脈產業與資源化作為國家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中心建設方向。

環境科技發展要與時俱進

當前,環境科技已成為**各國促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眾多環境問題的解決更加依賴於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此同時,環境科技的研究對象、內容不斷增多,手段和方法不斷**,環境汙染防治技術的內涵不斷豐富。目前環境科技研究領域已從單一環境要素向生態係統整體轉變,研究手段已從傳統技術方法向大力發展交叉學科促進技術**轉變,汙染防治技術的研究重點已從末端治理向全防全控轉變。

針對複雜的自然過程及重大的資源、環境、生態問題,《規劃》提出,要加強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綜合集成,將其他學科的一些基本思想不斷融入到環境科學的研究中。不斷拓寬分子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在環境領域的應用,使環境科研與高技術發展融為一體。

《規劃》指出,環境科技與各行各業密切相關,需要把綠色技術融入各個領域,從環境問題產生的根源采取措施,尋求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使環境與發展協調。

《規劃》強調,環境科技要遵從削減總量、改善質量、防範風險的環境保護總體思路,通過科技**和科技進步促進環境保護的跨越式發展,為積極探索新時期環境保護新道路,為十二五以至更長時間我國環境保護工作提供科技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