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取代PM2.5成首要汙染 其治理難度不亞於PM2.5
漸漸已經進入夏季,在酷熱的夏季裡,晴天的天氣變得十分多見。人們會理所當然的認為,晴天便是空氣質量變好的現象之一。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自今年5月以來,PM2.5和臭氧已成為我國的主要大氣汙染。然而到了6月,臭氧的汙染程度已經超過了PM2.5成為首要汙染物。有專家認為,臭氧的治理難度不亞於PM2.5。空氣質量檢測儀的應用日益廣泛。
現實中,人們習慣將空氣汙染與是不是藍天、能見度有多高這樣的直觀感受相聯係,和PM2.5相關聯的霧霾、能見度低成為不少民眾對空氣質量評價的重要標準。與PM2.5相比,臭氧汙染看不見摸不著。
l “藍天白雲”下隱藏的空氣汙染
事實上,湛藍的天空下也有可能隱藏著嚴重的空氣汙染。
天津市環境空氣質量監測中心7月21日公布的結果顯示,當天天津市多地的空氣為“中度汙染”,而許多市民的直觀感受是“藍天白雲”,導致空氣汙染的罪魁禍首正是臭氧。
有研究結果表明,臭氧濃度高會造**的神經中毒,頭暈**、視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同時臭氧還會破壞人體的**機能,加速衰老。
除了對人體造成傷害外,臭氧汙染還會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造成農作物減產。
l 臭氧究竟源於哪裡
臭氧並不是人類活動直接排放出的汙染物,而是通過“前體物”在大氣中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的。
兩個重要的“前體物”是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汙染物。柴發合說,氮氧化物的主要來源是石化燃料的燃燒、汽車尾氣的排放等等,揮發性有機汙染物的來源更廣泛,包括石油生產中產生的油氣、油漆塗料揮發出的一些物質等。
氮氧化物的排放“十二五”才開始控製,目前冇有有效抑製,還呈現出增長的勢頭,“前體物”大量增加,是導致臭氧濃度升高的*重要原因。
大氣環境作為我們人賴以生存的環境,它的汙染問題一直深受群眾們的關注。從PM2.5到現在的臭氧,都是導致大氣汙染嚴重的物質,治理大氣汙染的問題刻不容緩。對於環境的治理,不僅是要環保部等有關部門的大量工作,也需要老百姓們的通力合作。《臭氧取代PM2.5成首要汙染 其治理難度不亞於PM2.5》一文上海旦鼎國際整理,轉載請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