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非奶粉必檢項目,各國缺失相關標準
恒天然的肉毒杆菌事件爆發後,對於乳業公司又一次的大規模“轟炸”再次上演。有消息稱:肉毒杆菌的相關檢測其實並非是奶粉檢測必檢項目。這樣的消息一出不免惹來一片嘩然,之前三聚氰胺事件的時候,也是同樣的問題三聚氰胺並非奶粉檢測必檢項目。這樣的規定讓許多消費者及媽媽們覺得匪夷所思,這些都會導致孩子身體健康受到損害的物質為什麼竟不是奶粉檢測的必檢項目呢?各國家地區的相關檢測是不是仍存在很大的紕漏。如何讓我們老百姓能夠自己的應用食品**檢測儀才測試呢?是不是讓超市必須能夠檢驗出所售奶粉的質量?
l **各國都無乳粉中肉毒桿菌的限量標準
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食品**博士鐘凱,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中國嬰幼兒配方奶粉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有明確規定,但對肉毒桿菌並無特彆規定,這不單在中國,**各國都無乳粉中肉毒桿菌的限量標準,如要作標準化管理,就要考慮成本。
l 國內對肉毒杆菌的管理缺失
據資料顯示,肉毒杆菌是一種生長在缺氧環境下的**,在罐頭食品及密封醃製食物中具有極強的生存能力,是毒性*強的**之一。而據佛山市食品與園藝學院副院長董華強透露,由於成本、管理等限製,目前國家並未設有對肉毒杆菌含量的檢測標準,但可以預見的是,此次食品**事件,將促進相關企業在今後的生產中更加關注生產過程的衛生情況,從而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
l 肉毒杆菌含量檢測結果緩慢
浙江省疾控中心已經可以檢測奶粉中是否含有肉毒杆菌。但是,目前到省疾控中心檢測的人很多,需要排很長的隊,從排隊到檢測結果出來,差不多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家長們也不用太過於提心吊膽,孩子如果一旦肉毒杆菌中毒,會有很強烈的生理反應,家長們一定能夠發現,而如果及時發現,孩子也可以得到及時的**。
恒天然的奶粉事件引起了全球對於乳業的再度關注,由於此次事件的爆發其實是可預見性的,但是由於恒天然集團忽視了早前被檢出的肉毒杆菌繼續向市場銷售這一批次受感染的乳製品才導致今天這樣的事件發生。除了生產單位對於此次事件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外,其實各國入境檢測單位也負有一定的責任,就是因為許多國家缺乏相關的檢測規定及標準才會導致這批受感染的製品流入市場。《肉毒杆菌非奶粉必檢項目,各國缺失相關標準》一文由上海旦鼎國際貿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