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投資50多億元建千餘個農產品質檢中心
國家投資50多億元建千餘個農產品質檢中心。近年我國農產品質檢體係建設進程加快,到2010年,國家投資已建設省(部)級、縣級農產品質檢中心(站、所)1017個,其中縣級農產品質檢站建設項目936個。農業部有關負責人今天表示,“十二五”是農產品質檢體係建設關鍵期,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建設,建立產地環境、投入品和農產品全程可控的質檢體係。
“十五”和“十一五”期間,國家都把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係作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加以規劃和建設。特彆是“十一五”期間,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係被列為社會主義新農村重點建設工程之一,並納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2006年8月,國家正式啟動實施了《國內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係建設規劃(2006—2010年)》,安排專項資金,加大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係建設投入,總投資50多億元。
據這位有關負責人介紹,按照《農產品質量**法》和農產品質量**監管工作定位,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係是依據國家(行業)標準,以**儀器設備為手段、可靠實驗環境為保障,對農產品生產(包括農業生態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實施科學公正監測、鑒定、評價的技術保障體係,是政府實施農產品質量**執法監管的重要手段,承擔著為政府和廣大農產品生產者、經營者、消費者提供技術決策、服務和谘詢的重要職能,在提高農產品質量**水平、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為滿足農產品質量**監管所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國家發改委和農業部在“十一五”建設的基礎上,對尚未建設和缺乏檢測能力的質檢機構,編製了農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體係“十二五”建設規劃。力爭通過五年左右的建設,建立產地環境、投入品和農產品全程可控的質檢體係。重點補充建設一批部級**質檢中心,***建設地(市)級綜合性農產品質檢中心和縣(場)級綜合性農產品質檢站。同時進一步完善國家農產品(水產品)質量風險監測與信息預警功能建設,構建起國內性的農產品質量**監測信息預警與追溯網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