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

珠三角PM2.5監測站點采用進口儀器和國產儀器

日期:2025-10-08 18:46
瀏覽次數:1359
摘要:
       珠三角PM2.5監測站點采用進口儀器和國產儀器近幾個月,國家對PM2.5監測尤為重視。今年6月5日,珠三角公布PM2.5等新國標監測數據的站點增至62個,提前半年完成國家要求的任務。對於這些站點的儀器使用情況,省環保部門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目前珠三角的站點采用進口儀器和國產儀器的都有,具體比例冇有專門統計”。

不過,在記者參觀的廣東省屬多個監測站點中,進口儀器都占據主導地位,國產儀器難覓身影。對此,該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是因為省裡許多成熟的站點都早已開展了多年的PM2.5研究性監測,采用的儀器都是之前的,那時國產儀器還冇有那麼多。而在一些後來增加的站點中,國產儀器會相對多些。

事實上,雖然《PM2.5監測設備選購及使用指導意見》未出台,但從廣東省監測人員已經掌握的國家首批PM2.5監測儀器認證的名單上,就有6種產品,國產與進口儀器各有三種。“這個名錄之後還會繼續增加,但可以看出國家在設備選擇的導向上,並冇有偏向進口或者國產的產品。”

而對於進口產品更適應濃度低地區的說法,該負責人表示目前還冇有研究數據支撐這個觀點,儀器廠商也會對不同地區的特點對儀器進行相應的改進。在設備的性能上,特彆是監測的長期穩定性上,儀器都需要通過國家指標的考核。

對於振蕩天平法與標準法可能造成的差異,記者了解到,廣東省目前率先開展監測中,通過在振蕩天平法上使用加膜補償測量(稱為FDMS)等方法,基本可以接近標準法的測量結果,滿足等效要求,這種補償的方法也在英美常用。廣東省環境監測中心的專家也表示,“在國內先行公布的珠三角監測點都是采用美國EPA的標準,嚴於國家現行的質量保障和質量控製的體係。”

據了解,目前廣東PM2.5監測設備的采購都要通過招標進行,“就是廠家看到邀約後都可以參與競標,評標的專家是隨機抽取的,*後的中標結果並不由購買方決定,而是取決於專家意見,這**了無論國產或者進口的**都在相對公平的環境下進行競爭。”

而該負責人更透露,今年中央PM2.5監測設備的采購補貼尚未下達到省,但從目前的意向看,由於珠三角通過地方財力目前已經布局了62個點,補貼將會主要投入到經濟條件較差、監測能力更薄弱的粵東西北地區,目前這些地方也開始著手PM2.5監測儀器選型等準備工作。而全省現有97個國控監測點,如果全部配套建設PM2.5等“新國標”指標的監測能力,估計需要投入1億元。

希望PM2.5監測能夠**監測珠江三角洲的環境,同時各地區也要做好環境監測措施,於檢測結果予以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