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實驗室自動化已成為醫院發展態勢人員資源潛能得到發展
全實驗室自動化已成為醫院發展態勢人員資源潛能得到發展,《中國科學報》:多年來,檢驗科承擔並**完成了醫院的各項檢驗工作。隨著檢驗醫學水平的快速提高,你認為檢驗科室現在的發展應朝什麼方向邁進?李秀全:為了更好地適應近年來醫院的發展態勢,檢驗科室應朝全實驗室自動化(TatalLaboratoryAutomation,TLA)的方向發展。
即從醫生開單、護士采血開始由信息化網絡係統管理到標本的識彆、傳輸、處理、分類、檢測、收費、分析後自動儲存標本、檢驗結果的自動分析、報告與傳送,並實現自動提示異常值或危急值。全實驗室的自動化可使人員結構向高素質**技術型發展,人員資源潛能得到發展。
《中國科學報》:檢驗科室與臨床的溝通一直是學界關心的重要議題,有什麼好的方法能夠促進他們之間的溝通?
李秀全:檢驗科與臨床科室的溝通至關重要。溝通應是**、多方位、多層次的,即從整體的**入手,設計、配合包括臨檢的形態、生化、**、微生物、遺傳、分子生物學等多方麵的診斷手段,充分利用LIS與HIS信息係統的平台,力爭做到及時、**、快速,努力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個***的診斷服務。比如,隨著糖尿病患病人數的增加,做微量白蛋白尿(MAU)檢測的患者也越來越多,而該項檢測指標的意義越來越引起臨床的重視。在得到血糖指標的同時,臨床也希望同時得到MAU的結果,我們在做好臨床和患者工作的同時,儘快*化實驗方法,以**、快速來滿足臨床和患者的需求。
科室簡介
天津市解放軍第254醫院檢驗科是一個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臨床實驗室,設立了臨床檢驗、生物化學檢驗、**學檢驗、微生物學檢驗、分子生物學檢驗等**實驗室,麵向全院20多個臨床科室,以**的設備和過硬的技術,充分滿足臨床**診斷的需要。檢驗科引進了大批全自動檢驗儀器,檢驗科目前共開展的檢查項目百餘項,其中包括檢測血液肝功能、腎功能、心肌酶、電解質、血糖、血脂等50多項常規生化項目以及其他液體微量蛋白、特種蛋白等20餘項特殊檢查項目,並可以執行急診插入和條碼掃描雙向數據傳輸功能。
李秀全1954年6月生。1972年12月入伍,現任天津市解放軍第254醫院檢驗科主任,主任技師,大學本科學曆,文職三級,**技術五級。從事檢驗醫學**30多年,國內外發表文章30餘篇;尤其是在從事**學實驗研究工作期間,參加編譯了《英漢醫學略語大詞典》一書,參加編纂《臨床醫學科研和統計學方法》一書,先後完成了六項科技進步獎,其中兩項科技進步獎三等獎均是**完**。目前主要兼任:全軍科委會**學檢驗**分委會委員;北京**檢驗**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檢驗**委員會委員;天津市體外診斷試劑審評委員會委員;天津市河北區醫學會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專家庫成員。
《中國科學報》:作為科主任,你認為什麼是科室管理中的重點?
李秀全:作為實驗室的管理者,必須重視質量管理。但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性化的管理,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充分發揮團隊精神,使每個人都有增長才乾的機會。同時狠抓製度的落實,因為製度建設是科室建設的根本途徑,有的同誌覺得,製度是上麵定的,抓製度建設是上麵的事,科室抓不抓無關大局。其實不然,因為製度帶有根本性、**性、穩定性和長期性。
所以,工作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很大程度上與製度不能很好落實有關,在各項工作中,各項規章製度的規範化、標準化,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在各項規章製度的落實當中,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在工作當中必須做到:寫我能做的,做我所寫的,記我所做的,糾我所錯的。在實際工作中,注重業務知識的更新,一方麵是全員性的“三基”培訓;一方麵是針對細胞學、**鑒定等技術性強的項目,送有培養前途的同誌去**醫院進修學習。作為**醫院,堅持“姓軍為兵”的服務方向不動搖,是科室和醫院發展的根本。檢驗科是醫院承擔為兵服務、衛勤保障任務*重的科室。
《中國科學報》:對於檢驗科來說,質量就是生命線。科室在實驗室質控工作中有哪些經驗值得分享?
李秀全:檢驗科的管理是多方麵的,但質量管理是**位的,更是檢驗科的生命線,為此我們在做好室內質控的同時,還參加了衛生部臨檢中心和天津市臨檢中心的室間質控,在科內成立質量控製小組,重點監測工作質量,使各種質控措施得以貫徹落實。
在質量管理方麵,科室重點強調的是製度的執行。如果我們不嚴格地執行各項規章製度,不建立從醫生申請、患者準備、標本采集、標本運送、標本處理、標本分析、質量控製、結果審核、結果解釋、報告發送等一整套的質量管理體係,就會造成漏、錯檢,更會影響醫療質量和服務水平。
在生物**方麵,我們製定了一係列生物**方麵的規章製度,包括管理製度、**防護製度、**管理製度。每個工作人員都嚴格按照製度執行日常工作,使生物**風險降至*低。按照標準化實驗室的要求,嚴格實驗室分區;嚴格實驗室準入製度;嚴格執行每日**製度等。